安老院疫監何時了?

圖:陳伯中風後行動不便要入住安老院,幸好兒子天天探訪,令他倍感安慰,也給他生命動力 香港抗疫百日,新冠肺炎疫情終有緩和跡象,「限聚令」、「居家檢疫令」等亦有望逐步放寬,但安老院的「禁訪令」和「禁外出令」卻未敢貿然放鬆!現時全港有700多間安老院,住了超過七萬名長者。自一月底疫症爆發以來,住院的老人家已經「與世隔絕」。不能零距離接觸,有孝順仔仍堅持日日到院舍,隔着玻璃探老爸老媽。有長者行動不便未能落床,只能看電視過日辰,思念親人情切,慨嘆像在「坐監」!戰疫露曙光,禁訪何時了? 孝順仔陳先生:日日望一眼都好「望一眼都好!希望疫情快些過去,可以抱一抱爸爸。」孝順仔陳先生說。 無論天晴還是下雨,他都會從九龍乘車來到屯門安老院探望老父,有時帶來一些水果,有時買一些點心,兩父子一起吃,之後他就趕去開工。雖然只是片刻短聚,陳老伯每天總是期待着兒子的到來。 玻璃隔不住親情 陳老伯中風後行動不便,入住安老院,他曾經懷疑過自己是否被遺棄,幸好孝順的兒子天天探訪,令他安慰,也給他生命動力。 然而,在疫情之下,兩父子不能再零距離接觸。儘管要隔着玻璃門探望爸爸,陳先生依然要見見爸爸,玻璃可以隔阻病菌,隔不住親情! [2020.05.01]…

當愛心院舍遇上疫情

圖:長者在院舍觀看有關新冠肺炎疫情新聞 「以前安老院得個『等』字,等食等瞓和等走,但老人家為社會、為家庭貢獻了大半生,到了晚年應該得到好少少的照顧、希望他們走得開心和舒服一點。」 鄒錚自小住在母親經營的安老院內,見過太多公公婆婆孤寂無奈的臉容與生老病死。「媽媽是在大陸讀醫科的,但來港後專業不被承認,要到工廠當女工,晚上在安老院做雜工,她看見安老院需求很大,兩年後便自立門戶開辦了一間安老院;而我便住在安老院裏,看盡生死。」 鄒錚坦言,當時她並不喜歡和公公婆婆相處,「害怕和他們剛熟悉了,又要別離,感覺不好受。」但自從接手媽媽生意後,她轉換心情把老人家擁於懷中。「每個人都會老,如果我入住安老院,希望生活是怎樣的?想不想有人關心?只要設身處地想一下,便能與他們愉快相處了。」 鄒錚是家中獨女,早年嫁到外國生活,2011年因母親年老退休,才回港接手媽媽苦心經營了一生的安老院。「接手初期,對香港安老服務很不滿意,無論生活環境或照顧老人方面,我都想進行大革新,注入西方管理模式,改善環境,並加強照顧長者心靈上的需要。」結果在短時間裏,鄒錚把安老院由甲二質素提升到甲一級別,後更新增兩間甲一級院舍。 「其實老人家很簡單,只要你說聲早晨、叫一聲他們的名字,他們便滿足了!」 為了讓老人家過得充實一些,鄒錚經常搞搞新意思,例如舉辦時裝表演、化妝比賽,又找來寵物醫生,讓老人家打開心扉。「他們玩得開心,我們也看到老人家天真可愛的一面。平時很酷的公公,與小狗共處時,會慢慢摸牠,甚至主動哄牠玩;在化妝比賽中,發現很多婆婆其實很貪靚呢!」 鄒錚於2017年成立柏籽仁基金。「以前院舍裏有個嬸嬸,不敢告訴孫兒自己在安老院返工,認為護理員是低下層工作,說出來會很羞愧」,她無奈地表示,外國會尊重安老院護理員,唯獨香港卻不被尊重。「之前『劍橋虐老事件』,震撼了整個行業。事實上,安老院舍一直都質素參差,成立基金是希望為行業注入新動力,例如到不同大學分享,又邀請大學生來到院舍做義工,藉此將年輕人帶進老人家的世界,彼此認識。」她相信,只有透過溝通和接觸,才能讓年輕人更明白老人服務。 「這段日子裏,他們都不習慣突然沒有親人、義工來探訪,有的會問為什麼?」 新冠病毒對長者群體危害大,致死率高加上口罩緊絀,近月不少活動及興趣小組都要取消,莫說義工,就算家屬都謝絕探訪,長者好像被隔離了。「前線職員會解釋和安慰他們,又或者用視像幫他們和親友聯絡見面。」鄒錚說,長者就算明白,也難掩心中的孤寂、無奈,常常見到他們眼濕濕、情緒低落。有些長者更會發脾氣、少了說話。前線的護理員這時便要充當輔導員,聽他們傾訴,陪他們說笑。 「看見外國那種大爆發,怎敢鬆懈,我每天回到院舍,第一件事便是巡房,走到床邊跟老人家打招呼。」鄒錚比平時加倍關注長者的精神狀態,「有位103歲的婆婆,日日都要見到女兒才肯吃飯,我們也明白實際需要,所以都會酌情處理,帶婆婆出來特設的會客室,跟家人會面。」 與此同時,院舍也要兼顧家屬的情緒。「有時家屬不了解,爭論為什麼不准探訪?我們嘗試用家屬的心情去想,看見他們的痛點,這也是我工作的一個使命。「早前有一位伯伯,住院舍兩年來都只見其第三女來探他,有一天,伯伯在洗手間突然跌倒去世,他的三個女兒怪責院舍,一時說要報警、一時又說要翻看CCTV,我明白她們不能接受爸爸突然去世的悲痛心情,所以酌情讓她們翻看伯伯跌倒前的CCTV,結果她們一看見影像中的老父,便忍不住放聲大哭。」眼淚暗藏了多年來對老父的感情和內疚。鄒錚之後與三姐妹分享了伯伯在院舍活動時的相片和生活點滴,她們釋懷了。「這是個治療的過程。多年來看到家屬的痛苦,我明白服侍老人之外,家屬也要適切關心的。」 疫情之下,鄒錚明白到原來所謂革新,不僅是在硬件上或形式上,更要在心靈上觸摸到長者和家屬。 [2020.04.26]…

Hong Kong homes for elderly ‘need major upgrades’ to provide support for terminally ill patients ahead of proposed law change for end-of-life care

Elderly care home resident Lee Kwok-ying, 83, thinks of the day when she will take her last breath and says: “The most important is to die comfortably, without being attached to numerous tubes.” The widowed mother of two and grandmother of two, who has stayed at the private care home for more than 13 years, adds: “I’ve seen some residents pass away while watching television after breakfast – I hope I leave that way too.”

壓力大福利遜公院 私營嘆護士難請

【明報專訊】對於工作小組建議高度照顧院舍日間需最少一名護士當值8小時,有私營安老院院長指出,院舍工作環境、薪酬、福利均落後公立醫院,現時聘用全職護士已很困難。她擔憂未來業界無奈聘請質素較差護士以應付法定要求,影響護理質素,認為政府修例前必須確保市場有足夠供應。 有護士難抵壓力寧轉兼職 康福護老中心有限公司在大角嘴及屯門分別有一間政府買位的私營安老院及一間私營安老院。院長鄒錚說,其買位院舍每日需3名護士,目前聘有一名全職及八九名兼職護士,負責執藥、派藥、跟進院友身體情况、監察個人照顧計劃等。另一私院則無聘用護士。 鄒錚說,為長者提供護理服務,最好有全職護士長期跟進,但院舍聘請全職護士有很大困難,因工作壓力及環境不討好,且薪酬水平及假期等福利不及公立醫院。不少護士只願當兼職,過往其院舍有全職護士抵不住工作壓力,轉為兼職。 鄒錚認同增加法定人手有助提升照顧質素,但現實是「想請也請不到(護士)」,「即使政策原意是好,政府都要先確保市場有足夠人手」,否則業界只會「被迫犯法」。她擔憂有院舍或為免墮法網,未來無奈要聘用質素較差護士,影響護理質素。她認為政府需加強安老業人手培訓,改變行業形象,長遠才能吸引人入行。 [2019.05.20]…

讓長者在護養院善終可行嗎?

安老事務委員會主席林正財倡議在護養院提供終老服務,讓長者可在熟悉的環境中安祥離世,亦可節省公共開支3.4億元。究竟方案是否可行? 香港老年學會會長梁萬福表示,目前香港的安老院舍可分護養院、政府全資安老院、政府買位的私營安老院等幾類型,其中護養院現時有足夠資源條件提供終老服務,其他類型的安老院則需要更多培訓、支援等,待提升院舍質素後,才能為住在安老院的末期病患及其家人,提供多一個善終選擇。…

中大研發系統將護老電子化 私營院舍坦言資源有限不會購買

香港人口老化問題日趨嚴重,安老服務需求大幅增長。香港中文大學研發長者健康管理系統,透過大數據分析,檢測長者健康狀況和趨向,更有效管理長者個人健康及改善其生活質素。有私營院舍院長認為,科技化的長者安居系統價錢昂貴,對私院是一大負擔,加上政府對公私營院舍資源錯配,期望政府能增加對私院援助。 中大何鴻燊海量數據決策分析研究中心向為家系統有限公司提供大數據應用研究的協助,透過大數據分析來檢測長者健康狀況和趨向,管理其個人健康。該公司創辦「為家寶」長者安居系統,其行政總裁江偉安表示,整個系統價值20萬元,並在兩間私營院舍試行半年。他直言,香港安老服務很悲哀,沒有經濟誘因推行,但該系統可即時收集長者健康指數,數據上載雲端後,院舍及家人可隨時讀取資料,加上政府推出科技券計劃,冀推廣家居安老及更多院舍使用。 私營院舍:資源有限 促政府增加援助 康福護老中心有限公司院長鄒錚表示,旗下分別位於大角嘴及屯門的兩間私營院舍獲免費使用這個長者安居系統。她指,剛使用時長者及護理人員有少許不適應,但後來長者發現能在系統中看見自己的照片,認為系統十分個人化,而且員工熟習後發現數據可即時收集,不用重新紀錄,工作量下降,在量度過程中與長者交流增加。她又指,引入智能化技術,與時並進,有助行業年輕化。 但是,系統價錢對私營院舍是一大負擔。鄒錚坦言,從生意角度來看,不會購買這個系統,因私營院舍資源有限,再投放新資源難以負擔。她直言,現時安老服務資源錯配,因為在本港需要居住院舍的長者中,三成人居住在有政府資助的公營院舍,但七成人居住在私營院舍,且院舍支出需「靠自己」;雖然政府又推出「科技券計劃」,但申請有不少約束,只局限於資助中小型企業,希望政府能放寬資助範圍。 「為家寶」智能方案包括3-in-1測量儀、無線叫人鈴、體溫感應離床警報器、室內空氣質素檢測器、RFID防遊走系統及穿戴式跌倒警報器,透過電子化紀錄,方便存取和分享,以支援長者院舍、護理中心及長者住屋。 [2017.12.11]…

樂齡科技‧跨代共嬴講座 暨柏籽仁基金成立

安老服務跨界別合作,吸納年青人入行 今屆政府銳意加強安老服務,推出多個政策及計劃方案,為今後人口老化對社會所帶來的挑戰做準 備。當中輸入外勞似乎是事在必行,此舉一方面可以解決安老行業人手不足的燃眉之急,另一方面可以…

安老服務人員供不應求 輸入外勞可補空缺?

調查指安老業護理人手空缺率達18%,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表明,如改善本地安老服務人員待遇以吸引人手的策略無效,將於最快明年底在資助院舍輸入外勞填補護理員空缺。不過,外勞政策牽連甚廣,政府在全盤改善業界培訓、前景及行業負面標籤,提升本地年輕人和婦女入行誘因前,即急於擴大輸入安老外勞,實言之尚早。…